探索与实践|打造人才工作“一站式”服务体系

日期:2025-04-11 19:00 来源:福州日报
| | |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化人才服务工作是用好人才资源、释放人才活力的关键,要全方位打造人才工作“一站式”服务体系,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强化数字化赋能等方式,为人才发展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支持,努力形成人才服务品质升级与人才创新发展互促共进的生动实践。

通过“人才服务专窗”的帮助,市民拿到公司的营业执照。(资料图片)

 

  突出平台化集成,构建线上与线下融合服务

  “一站式”服务体系的核心在于打破部门壁垒,通过平台化整合实现服务资源的高效配置。

  构建“一网通办”线上平台。依托数字化技术搭建综合性线上服务平台,集成政策查询、人才认定、补贴申领等高频服务。通过搭建“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人才政策“一网通查”、服务“一站办理”,以数字化技术全面赋能人才服务。

  打造“一窗受理”线下窗口。通过线下服务专窗的布局,强化人才服务的可及性。设置人才服务专窗,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模式,整合人社、教育等部门的服务项目,通过“一站式”服务窗口集中受理业务办理、政策咨询等,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效率。

  形成“一站办结”服务模式。通过搭建多元服务主体间数据桥梁,把分散在市直有关部门的服务事项、惠企政策集中“打包”,建立包括住房安居、子女就学等沙巴体育网址_2024欧洲杯投注官网-网投|盘口:一系列人才服务事项“一厅受理、集中办理”的综合服务机制,配备人才服务专员提供“管家式”帮办代办服务,实现现场业务一站式办结。集成人才服务系统,推动实现“线上一网”全流程网上办理、“线下一厅”全方位跟踪服务、“代跑代办”全环节暖心舒心,人才服务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对接”转变,便捷服务为加速人才集聚增添动力。

  聚焦全周期覆盖,延伸引才到留才服务场景

  “一站式”服务需贯穿人才“引、育、留、用”全生命周期,精准匹配不同阶段需求。

  引才工作契合化。打破原有“点对点拜访”的引才模式,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定位,推动招才引智模式升级,探索市场化、多元化、精准化的新型引才模式,有效破解“引人难”问题。以“产学研协同”为核心驱动力搭建优质平台,以“订单式培养”为核心切入点落实特色机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紧扣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积极开展校企对接活动,扎实推进赴外引才工作。

  育才方法创新化。创新人才培养思路,按照闯“五关”(政治关、品德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炼“四精”(培养路径精准、培养措施精细、培养目标精确、培养成效精致)、管“三双”(双导师制、双介入制、双档案制)原则,着力培养年轻干部人才的综合能力,确保达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针对本土人才认定难题,立“四度”导向(奉献度、贡献度、知名度、匹配度),破“四唯”限制(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创新人才评价机制,采取名人专家举荐、领导实名举荐、竞赛选拔举荐、企业配额举荐、人才个人自荐和组织团体推选方式,用好人才发展“指挥棒”,促进人才脱颖而出。

  留才阶段生态化。强化“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建设,纵深整合服务事项和政策清单,打造政策宣讲、创业指导、项目辅导、科技服务、诉求解决等多支人才服务队伍,实现人才服务从一元服务到多元服务转变。打造人才服务综合体,提供定制服务,覆盖亲人就业、子女教育、医疗康养等场景,以情感联结增强人才归属感。

  注重数智化赋能,推动技术驱动与效率提升

  以数字化技术重构人才服务流程,推动服务从“粗放式”向“精准化”跃升。

  数据集成与智能匹配。构建人才画像系统,通过行业类别、人才类型等标签实现政策精准推送,并依托数智平台开发“私人定制”功能,提升服务适配度。整合招聘求职、零工市场等多个环节,实现岗位精准适配,推进人才服务与资本、知识产权、项目等有效对接,提高人才精准服务能力。

  流程再造与无感服务。依托数智平台技术实现政策“无感兑现”,集成人才数据库,推动服务由“点式”向“链式”转变。优化配置全社会人才资源,打造市场化、专业化人才信息平台,为各级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定制化、订单式人才供给服务。

  数字运用与数智管理。以数字化技术串联人才服务关键环节,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各类人才的精准“画像”、人才政策的精准推送、人才供需的精准匹配,着力打造新型人才服务模式。聚焦人才发展全流程保障,以简单高效为目标,推出人才名片、办事预约、数智招聘会、AI求职助手、直播带岗等全流程线上服务功能,实行材料电子化、查询实时化、推送智能化,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将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通过云平台统一处理归集,加速人才数据沉淀,实现人才服务数字化运用、数智化管理。

  “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的核心在于以人才需求为中心,通过技术赋能、生态重构、场景延伸,将服务从“行政供给”转向“价值共创”,通过打破资源孤岛、强化数字驱动、深化情感联结,实现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