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网址_2024欧洲杯投注官网-网投|盘口

图片
“传”下来 “保”下来 “活”起来 侯官百年古厝焕发新生机
时间:2022-12-16 15:10

                                                             (文章来源:福州晚报 2022.11.29 记者 谭湘竹 通讯员 林若野 陈堡)

  

           

                                                                                              迁建后的陈依柞故居

 

  闽侯县上街镇侯官村,早在唐武德年间便是古侯官县的县治所在地。千百年间,这里留下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藏着一段故县记忆。有着百年历史的侯官乡贤陈依柞故居,就是这样一座承载着侯官记忆的古厝。

  这座曾见证侯官昔日繁华的古厝,度过了“百岁生日”不久,便完成了迁建布展,以“侯官村乡村振兴家风家训馆”和“闽侯县人民法院生态文明司法实践创新基地”的全新身份亮相。古厝的“新生”,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故事?日前,记者来到侯官村一探究竟。

  古厝传韵 家风流芳

  迁建后的陈依柞故居位于侯官五水公园入口处,建筑风格为中轴对称的穿斗式木架构,主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开间为六扇五间,共22个房间。柱基、门窗等房屋的细部构件虽几经沧桑,却仍旧保存着独特的历史印记。

  古厝的主人陈依柞清末民初出生于侯官。他年轻时在闽北经商,由于经营有道,积蓄了不少财富,晚年回乡修建了古厝。“陈依柞老先生为人乐善好施、热心助人,回乡后多次出资为家乡修桥铺路,是当时侯官村出名的乡贤。”侯官村党委委员、下市片片长王国锋告诉记者。

  陈依柞家族长盛不衰的秘诀,也在于崇尚教育的家风传承。据了解,陈依柞十分重视家乡的教育事业,屡次出资修缮当地的学校。他还在古厝旁划出数间小屋,聘请教师成立小书院,让子女在良好氛围中成长。

  “陈老先生的4个儿子都学业有成。他的家族至今发展到了6代300多人,村里的老人回忆,古厝在巅峰期有近百名族人居住,非常热闹。”王国锋说。

  异地迁建 旧颜未改

  随着时间流逝,古厝的住户陆续搬迁,古厝也渐渐没落。2019年,省委党校周边路网项目征迁涉及该古厝,一时间,这座承载了下市片区乡愁记忆的古厝将何去何从,成了不少村民关注的焦点。

  “为加强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工作,闽侯县将陈依柞故居列入了保护建筑名单,经专家反复论证,决定实施异地迁建保护,将其由下市片区整体搬迁至上市片区,并通过修缮,恢复其历史旧貌。”王国锋说。

  为护好原始建筑格局,迁建前,文物部门对古厝进行了一次“全景扫描”,每处可利用构件的位置、角度均有详细记录,且一一进行了编号、安置,为后续迁建打好基础。在多次论证后,文物专家最终决定,将古厝搬迁到侯官上市133号。

  “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加上当时侯官村也计划在古渡口附近修建五水公园,就决定将古厝搬迁到公园旁。”王国锋说。

  不久,闽侯县文物部门斥资290多万元,前后花费半年时间,终于完成迁建,给古厝安了“新家”。

  多面古厝 华丽转身

  迁建后的古厝,背靠“潮回画楫三千只,香满红楼千万家”的侯官古渡口,紧临侯官城隍庙和将军庙,同侯官村的象征唐镇国宝塔仅一水之隔,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古厝的活化利用提供了优势。

  2019年,这里成为“侯官村乡村振兴家风家训馆”,陈列包括陈依柞家族在内的侯官各家族的家风家训,让游客感受千年侯官的淳朴家风。

  古厝的另外一个新身份是闽侯法院生态文明司法实践创新基地。闽侯法院结合古厝古村落、水生态、古树名木等生态司法保护工作,于2020年将古厝活化利用为闽侯县首个综合性生态文明司法实践创新基地。基地以加强闽江水域及岸滩生态修复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生态修复审判模式,通过填沙补沙、护坡加固、增殖放流等方式开展侯官古渡口沿岸生态综合整治。

  “针对过去侯官沿江的沙滩被破坏的情况,我们通过生态修复的方式要求被告人进行生态修复,被告人自愿缴纳生态修复金100余万元,回填河砂6万余方,沙滩面貌焕然一新,实现惩戒、修复、教育多元效果。”闽侯法院生态环境(综合)审判庭庭长林孔亮介绍。

  基地还依托法官工作室等平台,定期联动福州大学城师生志愿者和村民志愿者开展文化生态司法保护联合活动,培育弘扬生态司法文化,增强公众环保意识,让基地实现“生态修复、巡回审判、宣传教育、党建联盟、志愿服务、实践体验基地”等功能。

  “古厝如何活化利用是我们重点学习研究的一个课题,在侯官,在这个百年古厝,我们学到了活化利用的新方法。”参与相关课题研究的福建工程学院学生王彦翔说。 

来源:名城委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