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即将到来,民间有“元宵节,走百病”的习俗。“走百病”指的是通过适度运动来提升阳气、祛除病邪。具体应该如何做呢?9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二总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林敏瑜。
林敏瑜介绍,元宵节后寒意渐消,万物萌发,这时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促进体内阳气的升发是养生的关键。五脏之中肝属木,春季在五行中也属于木,此时应让肝阳得以升发,有助于推动气血运行,畅通经脉,为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元宵过后,日照渐长,起居方面也要顺应天时,早睡早起,以利于体内肝阳的升发。同时,随着气温回升,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如饭后散步,帮助消耗热量;平日也可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舒缓运动,调和气血。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让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的准备;运动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后要进行拉伸和放松,帮助身体恢复。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元宵后,气温虽然有了回暖趋势,但倒春寒随时可能来袭。林敏瑜提醒,此时如果过早减衣,寒邪就容易趁虚而入,损伤阳气。阳气受损,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各种疾病便会乘虚而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寒冷刺激还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元宵节,老福州人主要吃“三粿”,即糖粿、芋头粿和菜头粿。专家建议,吃“三粿”的同时可配合食用凉拌蔬菜、杂粮粥或菌菇汤,延缓血糖上升,促进消化,推荐无糖茶(普洱茶、乌龙茶)或山楂陈皮水,帮助消脂解腻。“三粿”热量较高,糖尿病患者不可过量进食,注意关注血糖波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